寧夏民營企業辦事時間跑動次數有效減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開辦企業省時省力,在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駐政務大廳窗口,提交材料后一個多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很方便。”8月23日,成都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銀川正源南街分店辦事人員杜女士說。
今年3月,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制定《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優化企業準營準入、減輕民營經營主體負擔、保障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明確22項具體措施,全力護航我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2項措施“含金量”高。深化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推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提升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辦理質效。允許全區開展“一照多址”改革,實現異地經營免設分支機構。持續開展市場主體簡易注銷,建立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改“串聯”為“并聯”,實現5部門“信息共享、同步辦理、一網辦結”。在銀川試點企業強制退出,暢通“僵尸”企業退出渠道。截至7月底,通過簡易注銷登記程序退出市場的企業占到總量的15.84%,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措施出臺后,自治區市場監管廳不斷深化“證照分離”改革,以“減證”帶動“簡證”,便利群眾辦事創業,減少民營企業準入制度性成本。對從事一般性生產經營活動的經營主體“領照即開業”。大力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將企業經營所需的多種許可證,整合為一張綜合許可證,在全區14個行業(銀川市先行試點50個行業)實現“一次告知、一次填報、一口受理、一網聯動、一證準營”。持續推動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行業、跨層級互認互信,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商業服務中的場景應用。截至7月底,電子營業執照用于系統登錄153903次,電子簽名19743次,助力民營經營主體發展“輕裝上陣”。
截至7月底,全區各類經營主體總量達79.22萬戶,同比增長7.42%;新登記市場主體達8.25萬戶,同比增長10.26%。經營主體總量穩步壯大,活力持續迸發。目前,已累計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2482張,總計減免申請材料21822個,減少總跑動次數7558次,縮減辦理總時長59524天,有效減少了企業辦事時間、跑動次數。 (記者 陶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