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兩個區入選全國試點 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8月3日
.商務部公示
.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資料圖片)
.試點名單
.確定70個城市入選
.本市河北區和寶坻區入選!
.全文如下
.↓↓↓
.關于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評審結果的公示
.根據《商務部等13部門辦公廳(室)關于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23〕401號)有關開展第三批試點申報的要求,在自愿申報的基礎上,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商務部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專家對地方申報材料進行了評審,擬確定70個城市(區、州、盟)開展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現將名單公示如下(按行政區劃序列排序):
.公示期限為2023年8月3日-8月7日。如對公示名單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將書面意見反饋至商務部(流通發展司)。
.電話:010-85093780,3794
.傳真:010-85093767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
.2023年8月3日
.此前
.本市濱海新區、河西區已先后被納入
.全國首批和第二批
.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
.那么
.什么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呢?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今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在“十四五”時期每年選取試點、打造“百城千圈”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
.消費業態
.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要改善消費條件,豐富居民消費業態。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范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引進智能零售終端,讓消費更便捷。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消費更舒心。
.1
.發展“一店一早”
.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進社區,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打印復印等便民服務,提高便利化程度。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務”“互聯網+早餐服務”等為主體,構建多層次早餐供應體系,增加網點密度,豐富早餐品種,保障居民“吃得好”。
.2
.補齊“一菜一修”
.支持菜市場(菜店)標準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務業態,提升環境、衛生和質量,促進放心消費、惠民消費。規范有序發展集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于一體的社區工坊,明碼標價,提供平價維修服務。
.3
.服務“一老一小”
.鼓勵按照適老化標準建設改造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養老機構利用配套設施提供社區養老服務。探索發展社區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鼓勵建立社區護理站,為行動不便的失能、殘疾、高齡、長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鼓勵家政、護理人員進社區,拓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居家養老服務。各類消費場所應保留現金、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方式和面對面人工服務,引導設立老年人、母嬰專柜和體驗店。
.鼓勵社區商業中心等場所建設母嬰設施并懸掛引導標識,發展嵌入式、標準化的托育機構和托育點,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平價服務。
.消費場景
.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要創新消費場景,增強多元消費體驗。
.1
.改造傳統商業載體
.引導鄰近居民區的傳統商場向社區商業中心轉型,拓展特色餐飲、生活零售、文化休閑、兒童娛樂、運動健身、社區食堂等服務功能。
.2
.發展新型商業模式
.支持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模式(平臺下單+就近門店配送,就近門店下單+即時配送),賦能實體門店,拓展服務半徑。支持凈菜進社區、進超市,發展“中央廚房+冷鏈+餐飲”模式,提升預制菜產品質量品質。
.激發服務消費活力。鼓勵健身房、游泳館、多功能運動場、保健理療店等進社區,促進健康消費。鼓勵社區規范開展鄰里節、美食節、團購節、家電家居及家政便民服務等促消費活動,繁榮社區商業。
.促進融合協同發展。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與養老托育圈、文化休閑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務圈、快遞服務圈等圈圈相融,營造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場景。
關鍵詞: